您好!歡迎進入安徽誠意電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網站!
服務熱線:0551-64428071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我國電氣行業跌宕起伏十大新聞盤點
2014/5/5 16:14:25 瀏覽次數:404


2012年的大幕已然拉開。電氣行業在啟航之余,重溫一下曾經的起起落落。在今年的旅程上,或許會走得更為踏實、更為穩健。

2011年,對每一位裹挾其間的電氣人來說,恐怕都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曾經一路高歌,狂飆突進的新能源產業,遭遇市場突變,歷經冰火兩重天,哀鴻遍野。

從鉛酸蓄電池產業掀起環保整治風暴,到太陽能光伏產業遭遇美國“雙反”調查,從線纜行業推出退出機制,到我國發布白熾燈退出路線圖……逝去的2011年里,處處都有跌宕起伏,刻刻均是峰回路轉。

待細細理去,不難發現,變幻的形勢背后,更多的是轉型的痕跡,升級的陣痛。

事件之一 鉛蓄電池業掀整肅風暴

新聞回放:去年初,從安徽懷寧到浙江德清,由鉛酸蓄電池企業引發的幾起血鉛超標事件,使得一直都因鉛污染而遭受口誅筆伐的鉛酸蓄電池產業,被推到了整改的風口浪尖上。

繼3月28日,國家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部署開展2011年全面整治鉛酸蓄電池行業環境污染的專項行動后,5月18日,環保部再度發布《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四個一律”。

一場史無前例的整肅風暴就此拉開。按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的話說,“將用最嚴厲的手段來全面整治鉛酸蓄電池行業、鉛再生行業,努力遏制鉛污染事故多發的態勢”。

根據部署,大批鉛酸蓄電池企業停產整頓或關閉,范圍覆蓋了浙江、廣東、安徽、福建、江蘇、河南、湖北、山東等全國主要的生產區域。單在浙江省,就有95%以上的鉛酸蓄電池企業被叫停整頓。隨后,整改合格的逐漸恢復了生產。

而在九部委嚴厲整治,地方政府徹底排查的同時,該行業準入條件的制定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目前其征求意見稿已由工信部移交環保部,預計不久后將正式公布。

★點 評:現在的困境,緣于過去我們做得不夠好。對于鉛酸蓄電池行業來說,污染并非是不可控的。

而之所以發生各種污染問題,固然跟部分企業單純追求利益、無視環保法規、不執行防護措施密不可分,也與行業準入門檻過低、企業良莠不齊、無序競爭有關,但也是長久以來相關法規不健全,政府有關部門執法松懈、監管力度欠缺,以及社會防護意識淡薄的后果。

此次波及千家企業的整改,給業內人士結結實實上了一課。惟有切膚之痛,才有覺醒之望。希望這次環保整治,能真正成為鉛酸蓄電池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契機。

事件之二 日本福島核事故拖累核電復蘇

新聞回放:核電站出事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近海發生9.0級特大地震。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摧毀了日本東電公司位于福島的核電機組,直接引發了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以來世界范圍內最大的核事故。

福島核電站中共有三座反應堆因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發生險情,因而泄露了放射性物質。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該泄露事故等級提升至最高的7級。至此,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平級”。

據美國民間團體“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工作小組匯總的數據顯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質量相當于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站事故的14萬~19萬倍。

這是核電發展歷史上的第三次大事故。雖然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日本造成的傷害程度和對世界環境的影響,至今尚難定論,但如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一樣,它形成的沖擊波,已形成蝴蝶效應,讓世界繃緊了神經,引發了人們對核能安全的擔憂,以及對核輻射的恐慌。

時至今日,福島核電事故的后續處理工作仍在進行。

★點 評:大洋彼岸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可能會造成大洋這邊的一場風暴。

這場事故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給全球所帶來的震動遠遠超出了事故本身。猶如當頭一棒,它為全球正處于復蘇狀態下的核電產業澆了一盆冷水。反核浪潮迅速在全球蔓延,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瑞士等國相繼宣布退出核電領域。

而中國也對現役核電站進行了安全大檢查,并暫停了新項目的審批。核電站選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各類極端事故先后發生或同時發生的疊加狀況,在規劃設計中,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事件之三 新能源產業遭遇“雙反”調查

新聞回放:貿易摩擦的黑手,終于伸向了炙手可熱的新能源產業。

2011年10月19日,以Solar鄄World為首的美國7家光伏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申請,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采取貿易限制措施。

他們將美國市場上太陽能組件價格下降40%~50%歸咎于中國光伏企業,認為他們接受了政府大量的補貼,以低價傾銷占領了市場。

11月9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正式進入立案程序。1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

對于美方此舉,中國光伏界選擇了一致對外,有關協會、商會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數據,闡述利弊,光伏大佬們更是首次走到一起,集體發表聲明,強烈反對美方的行動,并要求美國在裁決中保持公正,摒棄政治干擾和情緒因素。

與此同時,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協調下,中國也已組成了由14家主要光伏電池生產企業的應訴團隊,積極應戰。

一場史無前例的光伏產業保衛戰,正式打響了。

★點 評:新能源市場,已成為低碳經濟時代的必爭之地。

據國際能源署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歐美更是對新能源發展寄予厚望。也正是因其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貿易爭端也就不可避免。

禍不單行。緊隨光伏之后,2012年初,我國的風電塔筒又遭到了美國的“雙反”調查。

接連的“雙反”,已給我國的新能源行業敲響了警鐘。這是開始,但遠不是結束。隨著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各種形式的貿易爭端必然層出不窮。而惟有練好內功,做足準備,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事件之四 線纜業實施產業退出機制

新聞回放:為改變我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不高的狀況,去年11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工信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的指導意見》,主管部門將實施產業退出機制,責令不合格企業及時退出,同時還將從生產源頭控制新增產能。

該意見要求,從生產源頭控制新增產能,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和不滿足生產許可和強制性產品認證要求的,堅決不予發證。同時,主管部門還將推行產業退出機制,對不再滿足產業政策要求、產品質量問題突出或者引發質量事故的生產企業,依法吊銷企業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責令企業退出電線電纜行業。

同時,意見還進一步要求,要完善電纜采購方招標模式,鼓勵采用報價成本分析方案,推行標的價方式評標,并將電纜相關技術規范和設計要求納入合同文本予以監督。

★點 評:大而不強,這是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已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原始積累,成為線纜制造大國和出口大國,總規模、產量及增長速度均連續多年名列世界首位。

但與此同時,產業集中度不夠、產能嚴重過剩、產品總體水平不高、中小企業產品質量波動大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行業的發展。由于市場無序,惡性競爭泛濫,部分企業偷工減料、制假售假,致使監督抽查合格率長期低位徘徊。電線電纜市場的規范已迫在眉睫。

此次出臺退出機制,將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該行業的市場競爭,促進產業集中度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但要徹底改變其大而不強的局面,電線電纜行業還是任重道遠。

事件之五 我國發布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

新聞回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4日宣布,我國將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其中,從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據發改委介紹,節能燈比白熾燈節電60%到80%,使用壽命也更長。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國家推廣使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我國也已通過財政補貼方式累計推廣節能燈超過5億只。

我國是照明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節能燈、白熾燈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熾燈產量和國內銷量分別為38.5億只和10.7億只。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左右,通過實施路線圖,預計我國將實現年節電480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萬噸。此外,我國照明電器產業還可新增產值約80億元人民幣、新增就業崗位約1.5萬個。

★點 評:此次路線圖的發布,為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

我國自1996年起實施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推動了照明電器行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節能燈和白熾燈的產量比由當年的1:34上升到2010年的1∶1,節能燈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由199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85%。

淘汰白熾燈,推廣節能燈,不但節電省錢,惠及大眾,還推動了照明產品的優化升級,是大勢所趨。發布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再次表明中國政府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堅強決心。

事件之六 政策“紅包”促高效電機加速

新聞回放:3月19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決定,作為“十二五”我國促進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舉措,將再次通過加大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廣高效電機。

我國電機用量大、能效水平低,有報道稱,全國用電環節中有62%的電能是被電機消耗的。由于高效電機比普通電機成本高,其市場份額不到3%,電機拖動系統拖動整體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低20%。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工業經濟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從2008年起,我國開始推廣高效電機。為破解高效電機推廣應用難題,上述兩部門決定加大對高效電機的財政補貼力度。

會議確定,對購買使用低壓高效電機的用戶,根據功率檔次每千瓦分別補貼58元和31元;對購買使用高壓高效電機的用戶,每千瓦補貼26元;對購買使用稀土永磁電機的用戶,每千瓦補貼100元。

對比此前的補貼細則后發現,新補貼標準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以高壓高效電機為例,補貼標準上浮117%。

★點 評:我國電機系統總容量約7億千瓦,但高效電機占比尚不足3%。要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努力實現國內高效電機的規;瘧,促進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升級,任重道遠。

據悉,補貼政策出臺后很短時間內,中石油、中石化、南水北調等一大批企業和重點項目紛紛決定大規模采購高效電機,并加快淘汰現有的高耗能老舊電機。

而南陽防爆、湘潭電機、臥龍電氣等電機生產企業和水泵、風機、壓縮機等主機企業,也都在抓緊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擴大高效電機生產規模,政策“紅包”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事件之七 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

新聞回放:2011年1月8日,中國首臺代表國際尖端水平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關鍵生產設備————等離子體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在上海成功下線。它采用了創新技術,不但產能大大提高,產品性能優于國際一流設備,價格也遠低于同等的進口設備。被視為中國在新能源高端裝備領域取得的“零的突破”。

5月29日,700兆瓦級水電機組勵磁系統實現國產化。由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研制的我國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700兆瓦級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勵磁系統在三峽地下電站32號機組成功投運。

這是繼實現700兆瓦級水電機組調速系統國產化后,我國在巨型水電機組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我國已全面掌握了巨型水電機組的核心控制技術。

此外,10月27日,由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世界首臺AP1000三門核電項目1號機組的兩臺除氧器順利完成組裝并發往客戶三門核電站。

還有保定天威保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首臺最高電壓和最大容量交流變壓器。12月13日,由該公司自行研發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150萬千伏安/1000千伏單相特高壓交流變壓器樣機,順利通過所有試驗項目考核,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點 評:葉落而知秋。上述所舉幾項,或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的技術壟斷,或創世界之最,爭全球之先,填補國際空白,無一例外,見證了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的提升。

比如,此前已投運的三峽、小灣、龍灘、官地、拉西瓦等電站40余臺700兆瓦級水輪發電機組勵磁系統設備完全依賴進口,核心控制技術均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而此次國網電科院的成功,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其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勵磁系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且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可為國家節省大量投資,降低水電站運行維護成本——而這也正是國產裝備的魅力之所在。

事件之八 新能源產業哀鴻遍野

新聞回放:這一年,曾經狂飆突進的風能、太陽能產業遭遇市場“變臉”,都有些措手不及。

先說風電,由于風電項目審批收緊,并網瓶頸難以破解,風電設備質量問題頻發,致使市場萎縮,競爭加劇,產能過剩,風電行業增速放緩,“疲軟”、“低迷”成了行業最真實的寫照,甚至還有企業喊出了“生存保衛戰”。而受累于激烈的價格戰,風電整機的銷售價格已較三年前幾乎腰斬。主要風機制造商的業績均不容樂觀。以龍頭華銳為例,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

光伏領域也一片慘淡,甚至連巨頭尚德也深陷破產傳言。由于歐美等大幅削減對光伏企業的補貼,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萎縮。而此前,受該行業高回報率的刺激,各地大量上馬光伏項目,致使大量光伏產品積壓,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價格暴跌。三季報發布時,有近一半以上的上市光伏企業凈利潤出現下滑。

★點 評:還沒來得及從中國成為世界風電裝機第一大國和新增裝機量第一大國的喜悅中回過神來,自2月起,甘肅酒泉及瓜州、河北張家口便連續發生了多起風電機組大規模脫網事故。

年初的不利,為2011年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蒙上了陰影。在過去的一年里,無論是風電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都經歷了產能過剩、價格暴跌以及在國外遭受“雙反”調查的困局。這一年,堪稱新能源的多事之秋。

2012年,新能源產業能否柳暗花明?

事件之九 動車事故拷問控制系統軟肋

新聞回放: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05秒,甬溫線浙江省溫州市境內,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生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直接經濟損失19371.65萬元。

12月28日,國務院對“7·23”甬溫線動車事故做出處理,認定事故原因為設計缺陷、審查不嚴、處置不力,并處理54名責任人。

國務院發布的調查報告認定:通號集團所屬通號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號集團作為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為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

所以,當溫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驅動單元采集電路電源回路中保險管F2遭雷擊熔斷后,采集數據不再更新,錯誤地控制軌道電路發碼及信號顯示,使行車處于不安全狀態。而雷擊也造成5829AG軌道電路發送器與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行車處于不安全狀態,最終造成重大追尾事故。

借用事故調查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的話說,此次事故表明信號系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必須保證100%質量可靠才能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

★點 評:逝者已矣。動車事故已經過去,祭奠逝者,安慰生者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切切實實地反思,真真正正地吸取教訓,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

調查報告極其詳盡,設備技術不過關,管理系統混亂,缺少有效監管,正是此次事故中最大的軟肋。

在我國高速鐵路空前發展的今天,如何將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不只是鐵道部,還應是舉國上下都應好好思考的問題。速度永遠要讓位于安全。

事件之十 企業收購動作仍頻

新聞回放:2011年,電氣領域見諸報端的收購并不很多,但每一次的亮相,都堪稱大手筆。

如11月22日,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和ABB集團宣布,雙方聯合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南京SAC自動化有限公司。根據協議,國電南自將把全部電網自動化業務轉到合資公司,ABB將把電力產品部中壓業務下的廈門輸配電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業務以及電力系統業務部下的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內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產品和通信業務轉到新的合資公司里。

還有8月23日,中國華電集團牽手美國通用電氣(GE)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航改型燃氣輪機,共同開拓分布式能源市場。作為世界分布式能源核心裝備主要供應商,GE在中小型,特別是航改型燃氣輪機的研發、制造方面優勢明顯。而華電則是中國最大的發電集團之一,也是世界分布式能源聯盟中惟一的中國企業。

再如12月8日,西門子與上海電氣建立中國風電戰略聯盟,成立兩家新的合資公司,以專注于中國的風電市場。其中一家將會面向中國市場和西門子全球供應網絡,研發和生產風電設備;另一家則負責在中國地區的風電設備銷售、市場推廣、項目管理、項目執行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還有,國網電科院收購置信電氣下屬的9家非晶合金企業股權,同時還變身為置信電氣的第一大股東。在業內看來,繼完成對平高和許繼收購后,國網有望將置信電氣整合為其變壓器業務的大平臺。

★點 評:強強聯合,頗顯英雄本色。ABB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舍得向中國伙伴轉讓高技術是一大法寶。

繼大基地后,分布式能源成為新一輪的發展重點。GE與華電的聯姻,是順應低碳發展潮流,推進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

對于在中國風電市場業務進展緩慢的西門子來說,與上海電氣的合作,無疑為其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盡管中國風電市場進入整合期,但依舊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而在這場聯盟中,上海電氣也頗有收益,與國家能源大鱷攜手,對其技術、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提升,也指日可待。

走到一起容易,但要走得長長久久,過得美美滿滿,卻非易事。


掃描關注公司二維碼

版權所有:安徽誠意電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經濟開發區古河路8號  電話:0551-64428071 64428077 網址:http://www.wuwushop.com/ 傳真:0551-64428080;0551-64428077  

網站備案號:皖ICP備10014301號-2   皖公網安備 34012202340145號

技術支持:新干線網絡